2022年6月23日下午,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课程建设研讨会暨第47期莘远沙龙在腾讯会议线上召开。上海大学教务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负责人顾晓英,上海大学国际部党委书记王丽娜,国际部副部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颖洁,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姚喜明,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裴雨来,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阚怀未,及国际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由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阚怀未担任主持。她介绍了学院近几年的工作重心转变的过程,课程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就,以及将党史融入课程的意义与功效。我院杨昱华、张丽华、曾艳、周梅四位教师的课程分别获得了2021-2022年度上海大学“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国际部党委书记王丽娜强调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留学生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文化,也需要了解当代中国的现状。通过组织国际学生到延安考察,参加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治理等主题的知华讲堂活动,发现留学生对中国政党的发展很有兴趣。教师将党史无形地融入课程中,也是顺应国家发展,时代变化的响应。
会上,我院四位获得2021-2022年度示范课程荣誉的教师以“课程思政融入留学生语言与文化课程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围绕课程建设与改革做了分享。
杨昱华以“中级汉语读写”课程为例,从课程简介,建设内容和存在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她介绍了课程的前期基础和与党史融合的发展过程,主张通过“细无声”的方式将党史素材加入课文主题中,通过一些民生热门话题的讨论,选择公众认可度高,或代表社会发展进程的伟大人物的素材,运用“接地气”方式巩固主题。她认为坚持党史融入课程,这是对国际学生教学模式的新尝试。
张丽华以“中国简史”课程为例,将思政元素与具体教学实例相结合,介绍了课程发展的过程,她提出重视历史事件、任务、背景和影响方面的知识输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深入思考当今中国社会现实的能力,提升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引导学生以客观公正的立场看待中国国情及涉华问题,增加对中国国情政策之同情心和同理心,增强对中国的友好感情。
曾艳以“学术汉语(经管类)”课程为题,围绕“中国制造”的话题,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加入图片、视频、数据等素材融入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延伸学习,引发学生思考。她提出与课程思政结合,引领学生的客观公正的价值观,理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之路,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学生,同时学生对课程的高评分也极大地鼓舞了老师做好课程建设的决心。
周梅以“诗歌朗诵与欣赏”课程为题,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诗歌中,通过诗歌朗诵欣赏作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思辨分析能力,联结中外情感,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学生群体。她提到国际学生与语言文化课程的思政不脱离专业,不追求知识点的全方位全元素,力求“隐形融入”。她提出课程思政不是讲教育,而是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课程思政应融入到每一位老师的课堂中去,是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回归初心的体现。
顾晓英对四位老师的课程建设的分享做了详尽的点评并提出建议:一是教师应充分了解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形势,明确立场,对形势有所预判,承担好中国文化形象传播的使命,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二是每一位老师都努力将党史融入到课程中来,制定三维目标,设计组织语言内容,适度把控教学语言的使用。最后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提高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努力成为一个融通、双面的中国海外形象塑造大师。
姚喜明老师强调,对国际学生的知华友华教育,应不断挖掘思政元素,采取学生接受的方式融入到课堂中,让更多学生了解、认识中国,对中共党史、中国的制度有更好的理解和认同。
最后,院长李颖洁总结会议并提出,面对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国家的学生,教师应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去了解台下的学生,以便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无论从知华友华、党史或是结合课程思政教育,都为国际学生的培养提供了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源和素材。国际教育学院的教师应有立场、有底气,与学生建立共识。开放面对问题,理智回应问题,这对于每一名教师都是一项有特殊意义并值得探索的工作。
通过本次课程建设研讨会,与会教师结合学术研究和教学心得,分享经验,展开交流,形成共识,为继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找准了方向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