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上海大学莘远讲坛第二十一讲“另类的思想实验:重读《伤逝》”成功举办

创建时间:  2024-12-09  夏永滨   浏览次数:   返回

          1129午,上海大学莘远讲坛第二十——另类的思想实验:重读《伤逝》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D123顺利召开。本次讲坛特邀嘉宾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朱国华教授。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文学院师生到场参加,并与教授进行了相关话题的交流与讨论。讲坛由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军教授主持。


   曾军教授代表与会师生对朱教授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曾教授不仅介绍了朱教授在学术界的杰出贡献与深远影响,而且还简要预告了讲座中将深入探讨的两大亮点——思想实验与何以另类的独特视角,激发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

本次讲坛主要围绕思想实验、个人主义、道德责任等话题,结合鲁迅早期对于个人主义的理论思考,对涓生和子君的行事逻辑以及常人角色进行分析,由具体作品内容展开关于个体主义的思考。从思想实验到个人主义,朱教授细致地为我们解读了鲁迅笔下的个人主义。他强调对个人主义的解读不能将其错误地理解为利己主义,并且从康德的理性启蒙思想角度切入,阐述了个人主义的真正内涵——即在遵循理性的前提下,倾听并尊重个体内心的声音。此外,他还进一步指出鲁迅的个人主义是与其民族主义立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最后,朱教授总结道,《伤逝》作为思想实验的文学作品,应该为我们重新理解习焉不察并视为当然的事物提供某种表征和可见性。


交流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就鲁迅作品《伤逝》中的相关话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例如,“鲁迅对涓生所体现的个人主义色彩持何种看法?”“思想实验能否被视为新启蒙的一种表现?”等,朱教授对此皆给予了详尽的回答。

朱教授关于“另类的思想实验:重读《伤逝》”的讲座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他用生动的案例和别样的解读,带我们一起挖掘《伤逝》中的深层含义。讲座尾声,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裴雨来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了此次讲座,认为这场讲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同时也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文艺鉴赏盛宴,让我们重拾了对文学的憧憬。





下一条:巴林地区汉语教学研讨会暨首届阿拉伯地区汉语教学研讨会 第一阶段会议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