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上海大学莘远讲坛第九讲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D223教室成功举办,主题为:教师与学生在ChatGPT认识上的差异及其对中文教学的启示。本次讲座邀请华盛顿大学梁霞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上海大学国际部副部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颖洁主持,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基于2023年初对中文教师和学生所做的280份ChatGPT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展现了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师生对这项新技术的基本认识。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梁霞教授发现中文教学领域总体上都对ChatGPT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关注度在中国和海外,在不同的年龄组,同样引起了高度关注,没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别;大家对ChatGPT的使用目前主要集中在测试ChatGPT的功能和查找资料两大方面,用于聊天和做研究的也有较高的比例;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ChatGPT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多数人并不担心ChatGPT对就业等带来的“威胁”。随后,通过了解华盛顿大学的学生们和教授们的看法,,比较师生认识异同的意义,梁霞教授提出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忧虑表示关心和理解,在评量学生成绩时尽可能做到公正全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突出语言课口耳之学的特点,降低人工智能工具有可能存在的“洗脑”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后,在梳理了教师与学生对这项新技术认识方面差异的基础上,梁霞教授对如何应对变化提出了几点建议:面对新技术给中文教学领域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积极讨论双方对课程的期待和认知方面的差异,并力求实现师生的互相理解,相向而行,异中求同,平衡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努力提高语言教学的效能,发挥新技术之所长,从而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使中文课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讲座最后,梁教授以《劝学》中“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勉励同学们,追求知识是一个不断坚持的过程,机会总是愿意垂青努力坚持的人。
(图/文: 陈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