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为了增加泰国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普吉孔子院学院素叻分部特地举办了“遥寄相思,共话清明”主题文化活动,来自不同专业中文课程的四十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活动伊始,孔院教师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清明的由来,清明节恰逢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因“物至此时,皆洁齐而清明”而得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杜牧的《清明》可谓是脍炙人口,在“赋诗文”环节,孔院教师还增加了趣味朗诵活动,带领学生诵读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体会中国诗歌的韵律之美。同学们跟着孔教教师的节奏,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余音绕梁。
煮熟的鸡蛋除了吃还能做什么?清明时节中国民间有“画蛋”习俗。孔院教师特别为学生准备了“画蛋”和“制作精美书签”项目,大家纷纷拿出笔,在煮熟的鸡蛋上开始了创作。同学们表情认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用笔彩绘出春天的色彩,一个个色彩缤纷的“彩蛋”跃然蛋壳,使人眼花缭乱,赞不绝口。
“纸鸢”亦称风筝,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习俗之一。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孔院教师为同学们讲解了风筝的种类、工艺结构、放飞技巧等知识。随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几人一组,拉着长长的线,逆着风奔跑,承载着中泰友好的风筝便遨游在蓝蓝的天空,越飞越高。
古语有云,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普吉孔子学院作为在泰南地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以汉语教学和汉语文化推广为主要内容的多方面学习交流,不仅有效加强了泰国友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并且进一步加强了中泰之间的文化交融。(文巫雪芳)